本篇豆瓣酱缓慢审核中。以及我恨疫情。

影展结束。

活动前中后这三周比想象中过得要快很多,像是谁赖在快进键上一动不动- - 即便我这周休了两天,依然有种没办法从影展中抽离出来的感觉。 神奇的”Festival Whirl”,就像圣诞树、夏日花火、春节鞭炮。

交流

影展是什么?

11月25日,本次短片展正式开始的前一天,杭州报告两例本土病例。这对于国内影展来说,基本算是死亡报告(其实之后效应已有,广州纪录片节延后,浙青电影周官宣延后,杭意大利影展加场调整位数)。严控政策,以及线下观影来说无法避免的人群聚集和半封闭空间,当时最坏的结果其实是上头的人一声令下——不让办了。所幸,通告出来了,展映还有,课程也有,但是开幕仪式没了,以及映后交流也没了,劝退了还没来的主创。说实话,我一开始看到群内信息的时候哽住了。一方面,我能理解以上政治正确的反应,另一方面又很遗憾没了映后交流的机会。

通告转发票圈的时候,策展同学评论:

没有映后交流的影展还叫影展吗?

我没有回复。不知道怎么回复。(别骂了.gif)

之后两天展映其实比想象中要顺利和活跃。因为已经有部分省外主创在25日到了,以及本土yq没有进一步发展,上海的部分主创也来了,本着来都来了的良好精神,这些来到现场的主创都有进行映后交流。更幸运的是这些主创的作品刚好在不同场次,也就是说,每场放映都有映后交流,只是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有映后。

所以影展是什么?没有映后交流的影展还叫影展吗?

现在的我觉得影展就像每年的圣诞集市:能使各种人群聚在一起。爱喝热红酒或者芝士土豆(?)的一定能在集市上找到自己的爱,可以和朋友分享或吐槽;不太关注的走进集市也能感受到节日氛围,或许还能在各种大力宣传下接触到一些惊喜(或者惊吓);小摊主们能感受到被认可的幸福,也有被质疑、被审视的紧张。

  • 想在澡堂放映
  • 想放档案资料和邪典
  • 想做开电影院模拟器(

当一群同好或者有交集的人们在一起的时候,其中的交流是自然发生的。无论是处女作的青涩稚嫩,堂吉诃德的荒诞热血,理想主义的自我感动,还是现实的失意残酷,都值得被看见,值得被听见,值得被记录。比起做电影,我更好奇电影和观众产生的反应,所以选择电影节展方向,而不是电影创作(当然,也没有天赋和能力- -)。是红娘的形象吗?想要让更多人看很多小众或者积灰的作品,聆听彼此的想法:新片展是挖掘、展望和碰撞,老片展是重温和美育,总之对观众来说这些都是新视野。也许还是象牙塔里的小家伙,或者是逃离人群的叛逆少女。

这次也是,我很喜欢这些大部分名不见经传的短片主创和观众和从业者和学生进行交流的时刻:有被欣赏认同的幸福,有相互学习的分享,也有被问到哽住。(还有间接交流时刻:放映时,影院里出现打呼声- -)影展提供了这样的平台,邀请大家来观看这些非院线的手工品,或许粗糙,或许和院线似乎也没什么不同,抑或许是待被探索的星球。

体验

是因为Z世代的基因吗?为什么大家这么抗拒在线/虚拟/云展这个形式。线上体验的流程同样可以拆解成映前等待,观看,以及映后,这三个阶段中有很多实现或者加强氛围和社交的形式与设计方式。比如,等待时,屏幕中座位逐渐坐满的动画,屏幕提示(就像动森现在加载时的温馨小贴士- -)以及评论区的观众互动;映后交流时摄像头后的主创回答了你的问题(就像直播时id被点名一样)。也有影展在展映观看时加入了类似弹幕的评论(这个我噗噗)。而且,其实即便参与的是线上影展,一个人坐在家里的大部分观众还是觉得是有人一起在看电影(说起来很恐怖。大意是总不会只有一个人参加今年线上圣丹斯电影节吧)我能理解一个具象的人体坐在身边和心里有人是两个状态,但是话说回来,观影是个社交行为还是独自活动?

保障交流和氛围感的是一次美好至少流畅的体验。这次,很遗憾的是恰恰观影体验很不好。放错片,放错时间,两次相对严重的放映失误。已经测试多次的流程仍然出错,也许从影展执行方来说,也是参与影展带来的有趣惊吓。不过下次,再和影城合作,考虑在放映室安排一个组委会方面的工作人员- -

另个是没能实现线上映后交流。(有哽住:因为毕业写的一个点就是线上线下双轨制的体验,结果第一次实践扑街,果然是学术垃圾吗哈哈哈哈哈)。

最后还是想要挑战非影院(传统展映空间)的体验设计。想知道《河岸》在影院让我泪目的体验能在别的环境下复现吗?(或者说,不是复现而是新的体验)

其他想到再补吧。

准备去西湖晒太阳的h